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在新發布的數據中表示,12月全球精煉銅市場出現92,000噸短缺,而11月則為123,000噸短缺。
ICSG表示,全年市場報告短缺475,000噸,而2020年同期短缺484,000噸。
12月世界精煉銅產量為211萬噸,消費量為220萬噸。全年產量為 2450萬噸,消費量為2533萬噸。
ICSG表示,2021年礦山產量增長了約2.3%,但這是與2020年的低基數相比,當時全球范圍內的封鎖嚴重影響了銅礦行業以阻止covid-19 的傳播。2019-2020年的年均增長率僅為0.3%。
由于封鎖,全球最大的銅礦生產國智利的產量在2021年下降了1.9%,精礦產量下降了1.3%,SX-EW產量下降了3.6%,主要集中在Escondida礦。智利2021年的總產量比2019年低2.8%。
世界第二大銅生產國秘魯的產量增長了約7%,這主要是因為秘魯采礦業是2020年受covid-19相關封鎖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盡管有所復蘇,但2021年的產量仍低于2019年。
由于Grasberg礦的地下產量持續增加,印尼的產量增加了約49%。剛果民主共和國(+12%)、巴拿馬(+61%)和中國(+10%)也出現大幅增長,原因是新業務和擴大業務的產出增加或運營水平提高。
ICSG還評論說,俄羅斯銅業主要集中在三個公司,諾里爾斯克、UMMC和俄羅斯銅業公司。俄羅斯銅礦產量在過去五年中增長了約28%,主要得益于兩個新礦的開工,到2021年達到約87.5萬噸銅,約占世界銅礦總產量的4%。
據ICSG稱,目前烏克蘭沒有銅礦運營,精煉生產和使用量估計為每年20,000噸金屬。
本周,倫敦金屬交易所表示,盡管一些成員呼吁這樣做,但它沒有立即禁止包括銅在內的俄羅斯金屬在其平臺上交易的計劃。在全球通脹上升之際,對俄羅斯金屬的禁令可能導致短缺和價格進一步飆升。
全球銅市場已經吃緊,交易所庫存接近16年低點。上周價格觸及每噸 10,845美元的歷史新高,3月18日交易價格為10,320美元。3月22日,紅色金屬最后一次交易價格為每噸10,173美元。
————轉載自電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