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光伏產業備受關注的光伏上網標桿電價方案即將公布。這對光伏產業來說,可謂是一顆定心丸。不過從客觀角度來看,在集中式電站標桿電價下調的態勢下,分布式光伏電站將會成為產業布局的重點。
根據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的要求,預計2020年光伏發電裝機總量要達到1.05億千瓦。
不過當下光伏電站的開發重心依舊是在集中建設上,據統計,今年頭11個月集中式電站的新增裝機量達到了2845萬千瓦,占全部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的89%。而分布式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為366萬千瓦,在全部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中的占比僅為11%。這說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發展規模仍舊較低。
而且,在2017年集中式電站標桿電價將會大幅度下調,這將削減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資的吸引力。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則由于“就近消納”、“余量上網”等優勢,將會成為下一步光伏產業的投資熱點。
另外,售電交易市場的逐步成型,也提高了人們安裝分布式光伏項目的積極性。
但是,從目分布式光伏建設情況來看,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對于產業未來的發展極為不利。例如項目選址較為隨意,不少企業都加入到搶占屋頂資源的競爭中去。而從分布式光伏的特點來看,其距離居民區較近、安裝簡單的特點,決定了其大多建設在農業大棚、灘涂魚塘湖泊以及屋頂等地方。然而在經營者蜂擁而至的態勢下,空間資源緊缺的問題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在市場推廣過程中,光伏產品只有能提高安裝著的收益率,才能有效的打開市場。而光伏發電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光電轉化效率。目前市場上薄膜類產品的光電轉化率較高,但是單晶硅、多晶硅產品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而且,從光伏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光伏項目電價最終還是要向電網銷售電價看齊。這也為企業打開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然而對于經營者來說,還是要提高技術研發水平、降低發電成本、提高發電效率,才能把握這一市場機遇。
再者,考慮到分布式光伏發電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因此對于產業經營者來說,也需要在儲能、系統調控上多下功夫,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更容易受到用戶的青睞。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伏產業投融資前景分析報告》的統計,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的投資規模逐步擴大,目前已經達到百億級別,不過此前投資者受政策影響較大,而未來在光伏產業政策逐步敲定,投資者將會迎來產業布局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