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光纖光纜行業仍將高速前進。
"2016年,全球光纖光纜總需求量仍穩中有升。"日前,富通集團總裁肖瑋透露,預計全年全球光纖需求量年增長率超過10%。"
這種增速還將繼續。"當下中國乃至全球的光纖光纜市場仍供應短缺。"在首屆全球光纖光纜行業大會上,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飛公司",06869.HK)總裁莊丹也表示,中國IP流量每年增幅達93%,但光纖生產最多每年增幅15%-20%,至少在2020年之前,中國光纖光纜產業仍將是高速增長狀態。
但需求也已變化。"未來中國將著力發展5G,這種需求對外變更,光纖光纜行業的技術也需升級換代�"多位行業人士透露,中國企業該如何拿下這些新增市場,也將是一個挑戰。
供應短缺繼續
當下中國光纖光纜市場,產品短缺已持續了一段時間。
在上述會議現場,一位要求匿名的光纜企業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今年來,其公司訂單一直供不應求,但公司產能不夠,"已經滿負荷生產了,仍滿足不了需求,公司已在加速擴張產能"。
這種情況并非少數。申銀萬國一份報告中透露,國內光棒及光纜供給短缺,已導致相關產品價格持續上升。如今,黑市光纖價格已達約73元每芯公里,同比集采價格高出約20%。而今年9月份,中國移動的光纜集采價格也同比上漲約20%,達到120元每芯公里。
這一現象的背后是需求快速增長。上述行業人士指出,自去年來,國內對美國及日本實行預制棒反傾銷政策,加上國內光纖光纜產業自身的需求增長,超過了市場實際生產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對比我國2016年6月與2013年3月的數據發現,固網寬帶家庭普及率增加67%,達到56.6%。到2016年7月,我國移動通信用戶普及率超過95%,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超過3/4,寬帶移動用戶近2/3,4G用戶占移動用戶總數約1/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戈俊也透露,今年前8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流量達5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22%。
在鄔賀銓看來,我國電信普遍服務試點、"互聯網+"行動、運營商網絡智能化轉型以及未來5G的到來都將為光通信行業發展帶來新契機。"從2015年開始的電信普遍服務試點聚焦在農村及偏遠地區的寬帶建設,預計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在2020年前累計將超過200億元。"戈俊預計到2020年,全球MTM連接數將達到500億,相當于2015年120倍。
需求催生大部分光纖光纜企業著手擴產,國內最大的光纖光纜企業長飛公司也是如此。上述研報也提到,今年長飛公司的光棒產能將從5700萬芯公里增長至9750萬芯公里,同比增長71%;光纜產能將從9700萬芯公里增長至2.27億芯公里,同比增長134%;光纖產能將從3500萬芯公里增長至5700萬芯公里,同比增長約62.8%。
但這仍然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從今年開始包括歐洲、美國的市場,都出現行業性短缺。"莊丹認為,過去幾年,世界范圍內預制棒沒有大幅擴產,由此帶來的供需缺口越來越大。而預制棒的擴產需要有一年半到兩年的周期,當前預制棒擴產或許能滿足眼下需要,但在未來三到五年還是會出現供不應求。
新的變化和挑戰
但如今市場要求與以往有所不同。
"我們現有的專用設備將逐步向通用設備轉變,80%的網絡將通過軟件定義來實現。"肖瑋說,在應用方面,也會從目前垂直鑲入式向扁平化資源統一管理轉變。"云網融合,纖纜先行",云網建設也帶動纖纜的需求持續發展,預計2016年,國內三大運營商市場需求同比會增長17%。
如何抓住這些新機遇?肖瑋表示,中國光電制造業還處于以量取勝的發展階段,在智能制造、自主創新、運營管理等方面存在明顯短板。
長飛公司也在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我們不能只做最容易的光纖智能制造和預制棒智能制造,而是要做產品全系列的智能制造。"莊丹表示,光纜的智能制造最難,因為客戶對光纜的定制化需求差異性最大。基于光纜的智能制造,公司計劃先從較為容易的物流做起。"我們正在梳理基于客戶定制化需要,如何基于大量不同需求以及應用場景進行智能制造。實現光纜的全智能制造可能還需要2-3年時間。"
但目前,行業面臨的瓶頸仍然是產能不夠。莊丹認為,未來3-5年,行業仍需關注產業鏈上游即擴充光纖和預制棒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