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黨建歷史,關注黨建動態,傳播黨建理論。
遇事同群眾商量是做好群眾工作和完成任何任務的一個基本的方法,具體地說,就是指領導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要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更多地了解群眾,傾聽群眾的呼聲,只有這樣才能把群眾關心的問題解決好,滿足群眾的根本需要,才能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與我們一道把各項工作做好,運用遇事同群眾商量的工作方法,首先,應該承認任何領導者的思想、意見、計劃、辦法,不僅要符合群眾利益,出自群眾的愿望,而且還必須懂得,“其原材料或半成品,主要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而不是自己頭腦中固有的”。因此,必須向群眾學習。其次,領導者一是要把分散的意見化為系統的意見,作出決策;二是把領導決策化為群眾行動。就前者,主要分析研究,綜合加工;后者,需要做細致的思想工作,啟發自覺性。為此,領導者必須注意密切聯系群眾,堅持走群眾路線,如定政策,作決策,都要認真聽取廣大群眾意見、建議和要求,同群眾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研究落實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代表群眾的根本利益,反映群眾的心聲,才能充分體現黨的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密切聯系群眾的根本宗旨,才能保證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各項工作中的貫徹落實。同時也只有這樣,廣大群眾才能真正信服,支持領導工作。離開了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們的事業將一事無成。所以,我們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注重和善于運用這一做好群眾工作所遵循的根本領導方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干部在任何一項工作中都必須始終堅持遇事同群眾商量這一科學的工作方法,虛心向群眾學習,敢當群眾的小學生,發揚黨與群眾密切聯系的光榮傳統,健全干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強調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等。尤其重大問題的決策上,領導集體要經過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反復比較,充分論證,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再行確定,防止領導者個人輕率作出決定,保證黨的各項政策和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以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前進和發展。同時還必須注意克服和糾正個別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使黨的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和工作作風在新形勢下進一步發揚光大。
遇事同群眾商量的形式,主要召開群眾座談會,組織各種代表會以及走訪群眾、個別談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