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黨建歷史,關注黨建動態,傳播黨建理論。
中國電纜網為您帶來的一則最新資訊
中宣部2011年在全國新聞系統組織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以來,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基層采寫了一大批生動鮮活的新聞稿件,提高了新聞作品的感染力和公信力,受到了基層干部群眾的熱烈歡迎。從今年1月開始,中宣部又組織中央主要新聞單位開展了“新春走基層”的全國性基層采訪活動。筆者認為,走基層應該常態化、長效化,應該堅持該天天走、月月走、年年走。
走基層是新聞工作的必然要求。新聞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傳播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介紹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報道基層群眾的生活、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走基層”,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群眾中去,了解基層情況,了解群眾生活,熟悉群眾語言,增強群眾意識,提高思想覺悟和業務水平。只有堅持“走基層”,才能多采寫現場新聞、一線新聞,讓群眾當主角、上版面、進鏡頭,多講述基層群眾身邊的感人故事,多反映普通人物的收獲體會,增強宣傳報道的吸引力感染力親和力。
走基層是“走轉改”的關鍵環節。“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的關鍵環節是走基層。只有走出去、走下去,轉作風、改文風才有了前提和基礎。只有堅持走基層,思想上才會“接地氣”,理論上才會“有底氣”,稿子才會“有生氣”。新聞工作者要充分了解群眾的需要,就必須堅持長期的“走基層”,真正在感情上、行動上和創作上貼近基層,多報道人民群眾的勞動、工作和生活,多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多宣傳人民群眾中涌現的先進典型,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得到群眾滿意的效果。
走基層是“三貼近”的首要任務。“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十六大以來黨的新聞工作指導思想中的核心內容,是當代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的創新成果。在“三貼近”中,“貼近群眾”是核心與實質。因為“貼近實際”和“貼近生活”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群眾的勞動實際和生活實際,以便為群眾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貼近群眾”的核心,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一切從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出發,忠實地代表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需要。
基層的實踐最偉大,基層的生活最豐富,基層的素材最鮮活。走基層應該長效化、常態化,這也是搞好新聞宣傳事業的根本保證。
中國電纜網為您呈現,更多電線電纜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