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中國電信有關部門通知,稱中天海底光纜在"中國電信崇明島海纜登陸站—上海第三延伸路由光傳輸系統工程"中中標。業內人士指出,這次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底光纜在國家一級干線中標,表明我國海底光纜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電信崇明島海纜登陸站—上海第三延伸路由光傳輸系統工程情況介紹:
中國電信崇明島海纜登陸站—上海第三延伸路由光傳輸系統工程的建設將解決崇明國際海纜登陸站國內延伸段的穩定、安全可靠問題,增加國際電路的保護路徑,確保國際通信的運行暢通。另外,完善了中國電信長途傳輸網的網絡結構,對于提高全網的安全性、調度的靈活性均有良好的作用。同時,也必將進一步提高中國電信的服務質量和企業的競爭力。
本工程光纜路由:上海-江陰-靖江-南通-崇明島國際海纜登陸站,全長449公里。其中新建光纜163.2公里。
本工程在崇明海纜站至南通新建32波x2.5G波分系統,南通至上海電信大樓利用原有沈大滬32波x2.5G波分系統。
本工程新建光纜擬采用ITU-T建議G.652單模、長波長光纖光纜。光纜芯數為48芯優。光纜優先選用松套管層絞式光纜結構。工程初期使用1550nm波長。
本工程西起江蘇省南通市,經海門至海門青龍港水、陸纜接頭人孔,從長江江底埋過,終端于對岸牛棚港水、陸纜接頭人孔,向東沿陳海公路經由崇明、堡鎮至崇明國際海纜登陸站機房。光纜線路全長163.2公里公里,設置局站3個。
按照建設單位的安排,本工程光纜線路擬于2002年11月開始施工,2003年3月投入使用。
青龍港—牛棚港過長江水底光纜,是崇明島海纜登陸站至上海第三延伸路由傳輸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該系統工程的關鍵部位,其安全穩定對保證系統工程的可靠運行極為重要。
青龍港和牛棚港分別位于長江的北支河道的北岸(江蘇海門)和南岸(上海崇明),與長江的主航道南支河道相比,北支河道窄而水淺,它的徑流水量僅為長江流量的1~2%,總體變化呈淤積狀態,不是主要航道。因此,本工程過江水纜要比已建的南支河道第一、第二兩條水底光纜更為安全、可靠。本工程敷設一條48芯過江水底光纜,長度為3.2公里。
本工程過江水底光纜擬采用單模、長波長ITU-T建議的 G.652光纖,光纜芯數為48芯、海纜結構。工程初期使用1550nm波長。